方金勇:“能者多勞”與“勞者多能”(轉貼)

方金勇:“能者多勞”與“勞者多能”

2010年12月06日07:06   來源:人民網-《人民日報》

http://theory.people.com.cn/BIG5/13398750.html


插圖:  圖為 東晉 陶侃搬磚 ..來警惕惰性


工作生活中,我們經常會說也常聽到“能者多勞”這句話。“能者”由於能辦事、會干事,工作質量好、效率高,領導用起來順手,同事也經常找他幫忙,這樣一來,“能者”自然就比一般人要“多勞”些。這裡不妨深究一步:“能者”的能力水平從何而來?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這平時的“多勞”,是以“勞者”也會“多能”。

  有的人因為自己比別人多干了一點,少歇了一會,就感覺吃了多大的虧,牢騷滿腹,嘖有煩言:“這種事為什麼總讓我去干?好活怎麼總就輪不到我?”有的人因為自己少干了一點,多偷了一回懶,就以為佔了多大的便宜,沾沾自喜,輕鬆愜意,久而久之因缺乏行動力而“不堪重用”。凡此種種,皆在於不懂得“勞者多能”的真義。

  勞動是人類最好的啟蒙老師之一,人們所掌握的很多知識都源於勞動。《論語》中有這麼一則故事:春秋時期,有位官員問孔子的學生子貢:“聖人孔夫子為什麼這麼淵博,樣樣都會?”子貢回答:“那當然,老師是天生的聖人。”這段對話傳到孔子那裡后,他糾正道:“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”。意思是說我小時候出身貧賤,什麼事情都做過,什麼苦都吃過,所以懂得了世間的人情事理。印度哲學家J·C·庫馬拉帕曾說:“勞動之於提高才能的關系,就像食物之於人體的關系。”“勞”與“不勞”,“多勞”和“少勞”,是決定一個人能力強弱和作為大小的關鍵因素。在“勞”這個問題上的小小差異往往造成個人成長進步的巨大差別:閑者多庸,勞者多能。

  實踐是提高能力素質的課堂和沃土,實踐出真知。“紙上得來終覺淺”,隻有躬身實踐、隻有經常“多勞”,我們才能比別人多出學習鍛煉的時間,多出經受考驗的機會,多出展示才干的舞台。這也是對多干活、多出力、多流汗的潛在回報。經歷造就能力,一切成大功、立大業、做大事的“能者”無不是從“勞心”和“勞力”的艱苦中磨練出來、超越出來的。正如孟子所說:“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……”,然后“增益其所不能”。一個人要想成為“能者”,就必須經歷“多勞”的辛勤與付出。“多勞”是實現“多能”的必要條件。越多做,越能做。

  有時候,“勞者”也未必“多能”,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“勞者”的心態不平、學力不強。有些人對一些繁重工作事務,第一反應是推脫逃避,習慣性地拈輕怕重,即使承擔了也是“心不甘情不願”,干起活來態度很消極、不高興,畏難情緒相伴始終。抱持這樣的心態,再好的鍛煉、成功機遇都會滑過。有些人擔起了繁難工作,卻是“有手無心”,循規蹈矩,隻求完成任務,不去想有沒有更巧妙的解決辦法和途徑,能不能優化程序整合環節,怎樣才能出新出彩。干事不開動腦筋,不愛鑽研琢磨,能力不會不請自來。

  不甘於平庸無能,就隻有甘於“多勞”,樂於“多勞”。冀望於不斷增長才能、成長進步,就應當干一行、愛一行,鑽一行、精一行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「為什麼要拒絕中華民國紅十字會?」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網友:原來是「藍(KMT)」十字會(轉貼修改)

近代中日統治者改革觀念的差異——評李鴻章與森有禮的一場辯論 (轉貼跟註解)

蔣中正 vs 蔣經國 vs 李登輝 (功錯) (轉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