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進黨立委(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) 斷章取義(國外教育篇)

德國十年教改 職校漸失吸引力


Germany Education Reform


【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綜合報導】台灣常以德國技職教育為借鏡,因為良好的 
分流體系,培育出許多優秀技師,但德國十年前國際評量成績重挫後,實行了一連串增加在校時數、加強學科等教育改革,近年卻也浮現職校漸失吸引力的問題。
過去德國學生大多只上半天課,在校時間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中最低,8歲小孩每年上課平均時數在OECD 會員國中平均是788小時,德國卻只有626小時。有母親比喻,「早上8點送小孩上學,回家後早餐用具才剛收好,一會兒又要出門接他下課吃中餐了。」
德國小孩在小學4年級後,中學分流有3種選擇,以學徒制為主學習技能的職業預校、以會計或資訊科目為主的高等職校、以及以學術為主的文理中學。因為培育了許多優秀技師與學術人才,備受國際讚譽。
但2001年OECD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(PISA)結果,卻讓德國人嚇了一跳,這項針對15歲青年的閱讀、科學與數學測驗中,每一項成績都低於開發中國家的平均值,更在開發中國家排名倒數第三。
當局檢討後認為,原因之一在於學生過早能力分班,導致過半缺乏完整的學科通識教育,因此努力加強主科教育,讓更多弱勢移民小孩有機會進入文理學校、考大學。
{

Germany
Car factory



德國10年教改後使PISA成績逐次提升,但這波改革也引發其他問題。德國以培養技術人才著稱,但2013年卻有260萬人上大學,比起上職校的140萬人多了將近1倍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引述教育部長旺卡說:「我們遇到了麻煩。」說明德國產業缺工的窘境, 2013年每3家企業就有2家徵不到足夠的新人。如何在鼓勵技職之餘維持學術研究價值,成為當局一大挑戰,德國工會曾建議表示,大學端可以發展科技或工程等技職課程。
注意到了吧~!工業.德國有自己的許多工業可做~!
"連環關係",也就是俗稱"一條龍"的銜接.
咱們台灣呢~!許多台灣資方能外移就外移.都去東南亞賺自己個人的錢包
如果不是陳水扁控制外移的話.那就多好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是你想想,民進黨那一大群人.
在1995年前及2008年之後.沒有陳水扁的日子.是多麼的核心價值爛.
你不覺得金溥聰的"勢利眼"很尖鋭嗎?
}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 讓我想到一則戰國故事:

秦國(鄭國渠)


戰國時代末年韓國人,著名的水利工程師,為築渠三百餘里,號稱「鄭國渠」,據《咸陽風物傳說》訪得民俗,鄭國被後世奉為「水神」,關中農民多所奉祀。
戰國末年,韓國聽說秦國喜歡大興土木,就想以此消耗秦國的國力,使秦國無法向東用兵,韓國便讓水工鄭國找機會遊說秦國,讓秦國鑿通涇水,從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條水渠,出北山向東流入洛水長三百餘里,用來灌溉農田。工程進行當中,鄭國的預謀被發覺,秦人打算殺掉鄭國。鄭國說:「臣開始是為韓國做姦細而來,但渠成以後確實對秦國有利。臣為韓國延續幾年的命,卻是為秦國建立萬代的功業。」秦人認為他說得對,最終命令鄭國繼續把渠修成。渠成後,引淤積混濁的涇河水灌溉兩岸低洼的鹽鹼地四萬多頃,畝產都達到了六石四斗。從此關中成為沃野,再沒有飢荒年成,秦國富強起來,最後吞併了各諸侯國,渠也因此被命名為鄭國渠。

你仔細想想,民進黨的年收入是國民黨的4分之一好了.
照理論來說,比"國民黨"更重視"經營"或"穩定"的道理.
這樣做法,最適合"分庭抗禮".及擁有核心價值.
反而不是,卻像迎造"偶像"似的,或是一堆社會活動,請大家支持.
你說該不該慘敗阿~!該不該讓人識破~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「為什麼要拒絕中華民國紅十字會?」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網友:原來是「藍(KMT)」十字會(轉貼修改)

近代中日統治者改革觀念的差異——評李鴻章與森有禮的一場辯論 (轉貼跟註解)

蔣中正 vs 蔣經國 vs 李登輝 (功錯) (轉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