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戰後40年】1985年德國總統魏茨澤克演講,改變其他國對德國觀點 /"40 years after the war," AD 1985 German President Richard von Weizsacker speech

首先:

United Airlines Seoul South Korea (1987)

1985年 :


南韓_Samsung Group:

1980年代,三星電子以賣冰箱為主,1986年時李秉喆成立三星經濟研究所。
1998年,三星電子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,全集團負債約百億美元,但利用韓圓大幅貶值的優勢,使它繼續擴充功能市場,研發電漿體顯示(電漿,PDP)。



大陸(中國共產黨):
     鄧小平(Deng Xiaoping)等人,因黨內高層動亂,重整經濟.

台灣:
   蔣經國(Chiang Ching-kuo)因病進入末期.狂日的李登輝準備接手.

(投原子彈)的美國:
              喬治·H·W·布希(George H. W. Bush)等人物沒感覺.

日本也沒感覺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05年之後,等經濟好了.再開始搞這種話題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先後順序是:
共產黨國際.在二次世界大戰完之後很明顯的.
而俄羅斯是其宗主國.
也就是分佈國際上的共產黨.
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行動就卓越起來了.
要不是德國希特勒或日本明治天皇,浮出水面上最上面.
成為掩遮的對象.

現在2015年.
南韓有把北韓統一嗎?
中國共產黨統治大陸.還是高壓統治嗎?
中南半島,沒有一個恨日本入骨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德國總統講文(天下雜誌轉載擷取)



1985年5月8日,德國總統魏茨澤克(Richard von Weizsäcker)踏上了當時還在波昂的聯邦國會大廳,對着國會議員、全德國、歐洲以及全世界發表紀念終戰40週年演講。1945年的5月8日,德國投降,結束了二戰的歐洲戰場,許多人認為這是德國的戰敗日,但魏茨澤克拒絕這種說法,而稱5月8日是德國從「納粹暴力統治的殘害人性體系」中脫離的解放日,德國的戰敗對於德國自身的福祉、對於歐洲的安全甚至對於全人類的人性尊嚴都有利,因為那是真正意義的解放。他說:
5月8日對我們來說,首先是一個記憶之日,必須記住人類曾受那些苦痛。這同時也是一個紀念我們的歷史的日子。我們對這一天愈誠實以對,我們就愈能面對我們造成的那些結果,並負起責任。
5月8日是記憶之日。記憶,就是對於一件歷史誠實而純粹地紀念,讓這件歷史成為你內在的一部分,這要求我們的絕對誠實。我們今日哀悼所有戰爭及暴力中的亡者。我們悼念600萬在集中營中被殺害的猶太人,悼念所有因戰爭受苦的民族,尤其是蘇聯波蘭被捲入戰場而犧牲的性命,悼念德國犧牲者......悼念被納粹迫害及殺害的吉普賽人、同性戀者、身心障礙者、不同宗教及政治信念者,悼念犧牲的共產黨人及工會人士、我們悼念死亡的人質,我們悼念那些在德國入侵國家反抗納粹的志士們......
魏茨澤克以總統之姿,對因為二戰而犧牲的各種受難者道歉,並毫不保留地籲請德國人民必須記住德國人曾經犯下的罪行,他說,記憶,才是唯一通向和解的道路。當然他知道,下一代的德國人未參與戰爭,厭倦了承擔父輩祖輩的罪行,他也認為以「集體罪責」(Kollektivschuld)加在全體德國人身上,並不恰當,但是,所有德國人確實都承受了先人所留下來的「沉重的遺產」,這是不可能擺脫的,所有德國人都必須接受德國的陰暗面,直面並處理這一段歷史。他在演講結尾呼籲:
我們的年輕世代在政治責任中成長。對於當年發生的一切,青年人們雖不必負責,但是他們必須對那段歷史產出的後果而負責。我們這一代所虧欠他們的,不是滿足他們的夢想,而是給予他們正直。我們必須協助青年人去理解,為什麼記憶這麼重要;我們必須幫助他們,清晰地看到歷史真相,沒有任何偏頗,不訴諸烏托邦的教條,也不訴諸道德優越。
我們在我們自己的歷史中學到了,人類的能力何在,我們不自滿,我們找回了人類的身份,因而變得不同、變得更好。我們永遠無法達成最完滿的道德狀態,也沒有任何人或任何國家可以達成!我們以人類的身份學會了,作為人類,我們在危境中,但是我們永遠有再次克服危境的力量。希特勒一直致力於煽起偏見、敵意及仇恨,而我所盼望年輕人的:
請不要被煽起敵意及仇恨而去反對其他人類、反對俄國人或美國人、反對猶太人或土耳其人、反對另類的或保守的、反對黑人或白人。
請您學會彼此共存,而非彼此爭鬥。
讓我們這些被選出的政治人物也牢牢記住這些,
讓我們能作個好榜樣。 讓我們珍惜自由,為和平而努力。讓我們堅守法治,讓我們堅守內在的正義尺度。
在5月8日的今天,我們都盡己所能地,直視歷史的真相。
魏茨澤克這次演講談論了德國戰後的世代責任、德國的國際角色、戰爭對德國人以及對全人類的歷史意義,首次在官方場合明確定義了5月8日是解放日,以總統的高度讓對於德國仍有疑慮的國際社會了解,德國將如何努力確保那場戰爭未來不會再發生。他的毫無保留的真誠,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,以及同時聆聽着的他國。
在魏茨澤克登台演講的前幾天,發生了「比特堡事件」(Bitburg-Kontroverse)。美國總統雷根來訪,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(Helmut Kohl)安排在5月5日帶着他去參訪位於比特堡的軍人公墓,引發極大爭議。因為那個公墓除了埋葬因戰爭而犧牲的軍人,也有43個納粹黨衛軍的墳墓。科爾盼望安排美德和解的儀式,以讓德國重回戰後國際秩序,因此雖然倍受爭議,他仍然堅持在比特堡紀念戰爭的犧牲者—包括美國軍人、德國軍人,以及納粹黨衛軍。
這可以說是德國版本的「參拜神社」事件,只是更為複雜的是,牽涉到他國元首。《時代》雜誌即以「比特堡的慘敗」(The Bitburg Fiasco)為題評論美國總統不宜參訪德國軍人公墓,國會亦以壓倒性多數建議雷根取消此行程。哲學家哈伯瑪斯撰文「對過去的清除」(Die Entsorgung der Vergangenheit),嚴詞批評科爾只想清除歷史,而非面對歷史。就是在這個背景下,魏茨澤克的演講有着特別政治與歷史意義。他在國內外批評聲音中,介入了德國的歷史政策,將德國帶回到一條正確的歷史道路。
這是一次具有世界史意義的演講,大約45分鐘,卻改變了一個世代。當時以色列駐德國大使表示,這個演講,「是德國戰後歷史的閃耀時刻」。這個演講,也促成了以色列在該年10月安排魏茨澤克訪問,這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出訪以色列,為兩國關係作出了不可估計的貢獻。當年,這個演講被翻譯為全世界二十幾種語言,德文演講全文被編輯成小冊,發行量超出兩百萬。他演講的錄音、影像,在全德播放。總統府接到超出六萬封德國民眾來函,表達其感動。魏茨澤克從1984年起擔任了十年總統,任內完成了德國統一,而最為人記得的,就是這次對於德國責任的動人而且清楚的演說。
1984年,在他就任時,表示要成為「全民總統」("Präsident aller Bürger"),並引用腓特烈二世的名言「統治者是國家的首位公僕」(Der Herrscher ist der erste Diener des Staates),自許能夠為全德國人民的福祉尊嚴以及全歐洲的和平未來服務,他也確實做到了。德國總統並無實權,而是對外代表國家,魏茨澤克可能是在德國歷史上最讓德國人驕傲的總統,因為他代表了一個勇於承擔、面對歷史的道德形象。他在德國歷史以及世界史上都確立了自身不可動搖的地位,媒體稱之為「共和國的國王」。
今年1月31日,他以94歲高齡逝世。德國政府為他辦了國葬。在葬禮上,現任總統高克(Joachim Gauck)發表悼詞,稱魏茨澤克是「國父」(Pater Patriae),因為「他以那個演講,貢獻了他的祖國。」甚至「治癒」了祖國。
外交部長史泰因麥爾(Frank-Walter Steinmeier)讚許魏茨澤克是德國歷史上無比傑出的政治家,並在媒體發表專文道:
德國哀悼魏茨澤克的逝去,哀悼一個人、一個政治人物、以及一個政治家,他為德國在世界上的形象作出了偉大的貢獻......他的1985年終戰40周年的國會演講,是德國歷史上的里程碑。演講中的核心概念,德國在1945年的5月8日並非被擊敗,而是被解放,這為兩個德國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真正的自由。
對於德國人自己來說,當時德國總統的這個演講,也為他們帶來了解放。他們得以從『那場戰爭是為了對抗敵人以爭取生存機會』的終生謊言中解放出來。他們知道了,德國只能藉由這場軍事潰敗求得生存。而魏茨澤克之前的政治人物,並無勇氣說出這個事實。
史泰因麥爾也呼應了高克的「治癒」說,回憶當時他還是學生,他們那一代的年輕人聽着總統的演講,覺得自己被接受了,也被認真看待了。前國會副議長芙爾梅(Antje Vollmer)也說她們那個戰後一代,在這個演講後,才感覺這個德國不再是異國,才能「再次移居回祖國」。
那個拯救了一個共和國的演講已經過去三十年了,德國在處理轉型正義及與被害者和解的議題上所展現的誠意與高度,深受國際社會肯定。國際社會並不認為這個世代仍然帶着罪過,或者必須不斷道歉,因為這個世代的德國人,確實記着魏茨澤克的話,繼承了那「沉重的遺產」,學着「彼此共存,而非彼此爭鬥」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「為什麼要拒絕中華民國紅十字會?」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網友:原來是「藍(KMT)」十字會(轉貼修改)

近代中日統治者改革觀念的差異——評李鴻章與森有禮的一場辯論 (轉貼跟註解)

蔣中正 vs 蔣經國 vs 李登輝 (功錯) (轉貼)